瞧,戈壁滩上长出的好日子-pg电子游戏麻将胡了
俯瞰闽宁镇。图片均由记者 李靖 摄
闽宁镇因移民而建,因扶贫而兴。东西协作的“金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助力闽宁镇从荒凉的戈壁滩嬗变为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的“金沙滩”。
1997年,一个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在这里施行,贺兰山脚下荒芜荒凉的土地,被赋予新的名字、新的生命力。6万多名西海固群众陆续告别家乡,迁到这片戈壁滩。经过24年不懈奋斗,最初8000多人的闽宁村发展成6.6万人的移民示范镇,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1元。
搬迁之初,为解决温饱,移民们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吃饭问题解决后,在闽宁对口帮扶下,闽宁镇立足自然禀赋,形成了以酿酒葡萄、设施园艺、肉牛养殖为主的产业格局,有效破解了移民增收致富问题。
如今,闽宁镇民富景美,生活有奔头、未来有希望。
冯瑞强
驻村工作队队员冯瑞强
村民们富起来我就很幸福
自2018年到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驻村,两年多时光一晃而过。“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利用好国家政策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村民,给村庄带来改善与变化。”闽宁镇园艺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冯瑞强说,虽然驻村两年有余,但自从脚踏上这片土地,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引进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冯瑞强坚持的信念和工作思路。2018年,刚到园艺村时,冯瑞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门走访调研每一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需求,并尽心尽力解决。比如,排查全村符合条件的兜底对象,复核家庭情况,建立兜底保障台账,制定包括企业认领、就餐服务、政策倾斜、弱劳荐岗等兜底措施并组织实施;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和扫盲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能够掌握劳动技能,获得就业机会;深入田间地头,与贫困户贴心谋划家庭种植养殖计划,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扩大收入来源。
产业带动是乡村发展的支撑。为此,冯瑞强和驻村工作队多方奔走,洽谈项目,先后引进奶瓜瓜和白萝卜种植及肉牛养殖等项目,并争取资金建设45栋第三代设施温棚,由村民承包并种植西红柿等蔬菜。“我们还引进南瓜和西瓜种植,目前1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也算是农业多种经营方面的深度探索。”冯瑞强告诉记者,村里的种植、养殖项目前景可观,不仅可以就地解决本村劳务用工,还能带动农户增收。
为持续推动集体经济增收多元化,他和驻村工作队争取扶贫资金建设扶贫车间,计划今年与福建宏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白萝卜深加工车间,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
驻村经历收获不一样的阅历
为了夯实畜禽养殖“出户入园”硬件基础,冯瑞强和驻村工作队争取资金实施改造提升项目,对园区圈棚、料场、料棚、饲喂设施等进行购置完善,目前已入园养殖户52户,肉牛1004头,硬件条件越来越好,村民的致富信心随之变得越来越强。
在闽宁镇园艺村,谈起驻村工作队,村民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言语间透露的都是感激。看到村里的变化,冯瑞强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他看来,驻村是人生难得的经历,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他力求为农村发展、村民致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把工作业绩写在大地上,写在群众的心坎里。
“驻扎农村让我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阅历,看着村民们富了,我自己觉得很幸福。”冯瑞强表示,下一步,他和驻村工作队在继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的同时,将和村“两委”积极培育劳务产业,带动村民和周边群众外出务工,实现劳动力转移增值,让劳务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记者 吴春霖)
马玉
福宁村90后小伙马玉
奋斗是人生不变的主题
“我们家从西吉县搬到闽宁镇是对的。搬到这里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30岁的马玉在永宁县闽宁镇经营一家电脑商铺,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满是笑容。如今,马玉一家在闽宁镇生活无忧,日子越过越好。
借钱开起店铺
马玉老家在固原市西吉县下堡村,那里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好好营生,全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过近万元。在得知西吉县多户村民搬迁到闽宁镇之后,为了彻底摆脱贫困,马玉父母决定举家搬迁。1997年,马玉的父母带着他和弟弟妹妹搬迁到福宁村,一起搬来的还有马玉的叔叔。“搬到福宁村后,我们自己盖了房子,我父亲当时在我叔叔的餐厅当厨师,母亲负责照顾我们三人。”马玉告诉记者,来到闽宁镇之后,相比老家,生活改善了很多,到处都可以打工,只要肯下苦,不愁挣不到钱,他和父母觉得在这里生活有盼头。
后来,马玉考上天津一所高职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马玉来到银川找工作,但初出茅庐的他四处碰壁,马玉一时有些心灰意冷。“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沿街销售清洗剂,因为不善言辞,一瓶都没卖出去,后来我直接回了闽宁镇。”马玉告诉记者,回到闽宁镇后,他发现闽宁镇从事电脑维修行业的商户特别少,自己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如果能开一家店,生意应该不会太差。后来,马玉凑了3万元,在镇上开了一家店铺,主要经营电脑、监控设备、打印机、耗材,及电子产品维修服务。
告别租房开店
店铺开起来后,不断有顾客到店里购买电脑、维修网络,马玉凭着踏实肯干的韧劲赢得客户的认可。小到打印机,大到整套监控系统,马玉店铺订单不断增多,生意越来越好,镇上的医院、学校需要网络维护、购置电脑都联系马玉。如今,马玉年平均收入十几万元,去年达到了近二十万元。马玉坦言,如果不是搬迁到闽宁镇,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更没有现在的店铺。
“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只有搬出大山才能迎来希望和幸福。”马玉说,去年他用这几年开店攒的钱,加上银行贷款,在镇上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营业房,彻底告别了租房开店的日子。
对于今后的打算,马玉表示,路要靠自己走,奋斗是人生不变的主题,他还是想拼一拼,在银川开一家店铺。马玉说,“之前银川好多电脑公司邀请我当店面经理我都婉拒了,目前孩子太小,等孩子大一些,还是想去银川发展,毕竟城市更大机会更多。”(记者 吴春霖)
马凤鸣
闽宁镇中学老师马凤鸣
用文字记录奋斗的力量
“十几年了,这里的空气都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马凤鸣在为新作《我是移民》作序时,这样写道。
马凤鸣拥有多重身份,他是移民,是闽宁镇中学老师,还是一名作家。过去的22年里,他将青春播撒在戈壁滩上,是“干沙滩”变“金沙滩”的亲历者。同时,作家的身份又敦促着他,去听一听移民们的故事,为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记录他们曾经的坚韧团结、艰苦奋斗。
备受触动决心写书记录
2017年5月,马凤鸣有了把移民故事写成书的想法。他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名学生的父亲,一个最早在戈壁滩上试着种粮食的人。
说起往事,细节裹挟着艰难而来。然而,让马凤鸣备受触动的,却是一个细节和两句话。刚搬至闽宁镇时,这位采访对象的妻子为了给儿子凑生活费,只能剪断长发换取80元钱。她并未沉浸在过去,而是颇为感慨:“没有共产党,我喝不上黄河水。共产党给我们指的路对着呢。”在马凤鸣看来,采访者的妻子虽目不识丁,却用最朴实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党的移民政策以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因为这次采访,马凤鸣决定把这本书坚持写下来,写两代人的故事,写老移民艰苦奋斗的历程,也写移民二代的幸福生活和感恩。
一年写下48位移民故事
从2017年5月到2018年6月底,马凤鸣采访了100位移民,他们有的是身边的熟人,有的是打听来的有故事的人,有的是农民、产业工人、老师,有的是创业者、扶贫干部。
“我要写一本书,写你们这些移民奋斗的故事。”在移民的家中或者工作地,马凤鸣这句简单的开场白,打开了移民们的话匣子,一个又一个艰苦奋斗、苦尽甘来的故事娓娓道来。在棚湖湾里的贵州幺妹身上,他看到了移民的不放弃以及产业为移民带来的新希望;从卖凉皮的马玉萍的故事里,他读到了坚韧和毅力;从农民李文宝戈壁滩上种粮食的故事里,他感受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采访过程中,我觉得我过去对闽宁镇的了解太表面化,也许简单的一句话、一个词语背后就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幸福’成为最常被提及的词汇。”马凤鸣说道。
为了把采访对象的故事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马凤鸣用一年时间写下了48位移民的故事,期间两易其稿。最近,他又在创作关于闽宁镇的报告文学《当种子遇到黄河水》。“移民们就像一粒种子,他们在戈壁滩上遇到了黄河水,在这里生根、发芽、抽穗。我要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让后辈人和外来者知道奋斗的故事,接续奋斗。”马凤鸣说道。(记者 李阳阳)
马权
开餐馆的马权
自家的院子成了旅游打卡地
3月,马权位于闽宁镇的院子里,满园春色,桃花、梨花争奇斗艳。最近,马权的院子成了许多游客到闽宁镇旅游的打卡地。但是,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景色,而是屋子内陈设的老物件、红色书籍等。去年3月份,马权将自己的院子改造成红色记忆文化大院,并把自己多年的收藏陈列出来供大家参观。“现在大家生活好了,很多东西都见不到了。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收藏,让大家感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党恩,珍惜眼下的生活。”马权说道。
往事不愿回首
年少时生活的贫困,让马权不愿回想。小学三年级时,他就辍学回家放牛放羊,牛羊养得好不好与一家人的生活水平紧密相连。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走十几里地去给牛羊寻草,割上一大袋子草背回家,就到中午了。为了摆脱贫困,马权很早就外出务工。2008年,想着闽宁镇离银川近、发展前景好,马权一家从固原老家搬迁到了闽宁镇。
“这些年,闽宁镇的变化特别大。我们家现在的位置,当时周围还没有多少人家,也没啥好房子。附近没有卖建筑材料的地方,盖房子的砖是我从平罗买来的。”马权指着门前的街道对记者说道。搬迁到闽宁镇,就业机会多了起来。马权在建筑工地打过工,也跑过运输,还在家具厂当过工人。后来,眼看着闽宁镇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再加上自己出车祸后身体不好,马权在镇上开了家餐馆,取名“闽宁人家”。
现今变化翻天覆地
马权一直有收藏的爱好,跑运输时走南闯北,每到一处他都留心收集老物件,至今已有3000多件藏品。去年3月,马权把院子修整了一番,装上顶棚,又将自己家的房子腾出来一部分陈列收藏品,取名红色记忆文化大院,开始对外开放。走进红色记忆文化大院,除了众多老物件向你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书法作品也让你不禁回望起奋斗的岁月。
《山海情》的热播带热了闽宁镇的旅游,这也让马权有了新想法,他把餐厅改名为“水花餐厅”,为游客提供闽宁镇特色美食。马权告诉记者,如今,有些旅行社已经把红色记忆文化大院设为闽宁镇的一处参观点,有时文化大院一天能迎来两三拨游客。(记者 李阳阳)